2010-12-22

A letter from Leon


To藍調鬼:

昨天的郵件是先前準備好的,主要目的在提供你即時的回信;至於讀完你郵件後的感言,敘述如下。

工程一辭應是西學傳入之後的翻譯,但中國歷史上並不缺乏工程的觀念,古時類似的觀念,稱之為工序;至於,為什麼當西學引進時,不直接引用「工序」這個辭彙,我想在於其中的細微差別。

工序強調的是方法、步驟,除此之外,老工匠還傳授弟子一套心法。如此,精美的工藝品的製造技藝,如青銅器、木器、造紙、印染、瓷器、漆器,能長時間代代相傳,其品質至今仍令人驚豔不已。

為什麼要輔之以心法呢,這就牽涉到東西方文明重要的歷史分水嶺-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與科學精神的興起(約莫在明末清初之際)。

在此之前,鄭和還可以全球巡航宣揚天威,但在此之後的康熙,卻必須藉助傳教士引入西學。西方的抬頭自此始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
科學是對萬物現象分門別類研究的方法,我想,也許這就是為什麼Science一辭,翻譯成「科學」的理由- 分科按類的學問。科學在許多領域都有長足的收穫,在物理、化學、與材料特性這些方面的發展,奠定現代工程學的基礎。工程是科學的應用,本身也成為一種科學。

換句話說,工程是有科學精神的工序,而中國的工序,則講究經驗與心得。由於經驗與心得無法在重複應用下,得到一致的結果,所以,工序的傳承,總有一絲神秘感。

但科學不是萬能,科學的代價是引領大家鑽進愈來愈細微的未知世界,以至於對於複雜因果相關相扣的現象,科學家反而束手無策。

古時的中國,微觀的科學觀念,與分門別類的重要性,止於如李時珍的「本草綱目」的層次;在無法知悉微世界的運作規則的限制下,古中國的學者,直接訴諸物件對人心的感應,再藉由心與心相通,達到傳承的結果。

這部份的成就,我們只能從一些文獻中,略窺一二。畢竟,心感領域所覺所受,不是文字所能描繪得清楚的。

這裡面最神妙的成就,應屬中醫學;在沒有解剖學與微生理知識的背景下,中醫的經絡學至今猶是不解的古文明之謎。中醫雖不會開膛剖肚,但對人體的運作卻掌握了全系統的知識,這是未受現代科學荼毒的意外收穫。

心物的感應、與人心的通連,在中國古文明裡,並非異數;只是,鴉片戰爭後日衰的國力、辛亥革命後的知識份子對西學的熱衷,造成傳統智慧的百年失落。

你在從科學、而工程、而系統的漸進學習之路,易言之,就是一條從微觀逐漸邁向宏觀的視野拓展之途。

也許,這也是在某種程度,成就一個「完人」的使命。


Leo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