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12-22

深沉批判的企圖心 - By 羅曼菲


[ 深沉批判的企圖心 ] by 羅曼菲



Stan打電話來,要我為十二年前合作過的歌劇<<西遊記>>寫點當時的感想。

一時之間,我有時空錯亂的恍惚。十二年了? 不才是前一陣子的事嗎? 可是轉念間,

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到底為它編了什麼樣的舞?果然已是前塵往事了。

時間又一次對往事做了選擇性咖啡的記憶。

放下電話,浮上心頭的不是舞,不是劇,

竟是乃竺當年排練時帶來給大家分享的牛肉餡餅的滋味。







翻翻十二年前演出的剪報及節目單,

漸漸的,劇本、舞台人物的記憶一一歸位。

好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歌劇。

我完全記不起來Stan當初是如何讓我把這個劇本搞懂的?

歷歷在前的反而是排練的第一天,

Stan帶我從蘆洲(國立藝術學院當時的校址)去民權東路榮星花園旁[表演工作坊]排練場的情景。

他說時間還早,開車繞到淡水河岸一角遠眺河中的三角洲。

完全不談即將要進行的排練,

他說反而閒聊一些生活瑣事,談到他當時系主任工作的耗時與繁瑣,

但由他口中說出來雲淡風輕好像沒什麼大不了。

幾年後我自己也當上了系主任,

這才佩服他竟然可以在被行政工作切割得零散可憐的時間

,架構<<西遊記>>這個龐大的邏輯思辨;在瑣事纏身的空隙裡經營充滿未知的「未來」劇場形式。

而更重要的是,

在整個創作期Stan永遠保有一貫的「優雅」,一如排練第一次開車兜風時的閒適。







是的,

「優雅」是我與Stan乃竺夫婦初次合作經驗的整體印象。

之前,我習慣的排練方式是非常雲門舞集式的「拼命」。

而表坊的排練表面上看起來真是輕鬆自在,演員可以自由進出,

常常李立群會突然即興一大段戲,和導演Stan兩人逗得很開心。

頭幾次,我常常搞不清楚他們到底在逗趣還是排戲?






幾次排練下來,我也發現自己「拼命」的方式有點使不上力。

我太急著要完全掌握舞台上的元素,好把舞蹈部份定下來,

可是Stan卻在看似玩耍遊戲的過程中讓所有元素滋長變化。

我想要「用力」編出來的舞蹈段落並不存久,

因為整個戲是有機的發展體,並沒有傳統舞蹈廠面的橫生。






我學著放鬆腳步,放心交給導演,

跟著他玩。

可想而知,

接下來排戲的過程是愉快而沒有負擔的。

我只要跟著導演發展的情況走,

讓自己的舞蹈專業適時的靈活進出戲中,

至於結構、空間、節奏都是導演的事。

因此一場戲排下來,好像無法明確說出自己做了些什麼,

但又彷彿和每個細節都有關。

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十二年後想不起自己為<<西遊記>>編了哪些舞。

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參與工作的夥伴,是排戲時的趣味,

是乃竺體貼的牛肉餡餅的滋味。







十二年前,因為身在其中,

並不覺得<<西遊記>>的龐大複雜與高難度。

Stan總是那麼閒適優雅,不覺得他有什麼掙扎與焦慮,

好像談笑風生當中,

戲就變出來了,就像他這些年來做過的一籮筐的事一樣,

拍電影、電視……每件足以讓別人脫層皮的工作,

他做起來彷彿轉身投球入籃一樣的得心應手,而且姿態優雅。






十二年後再看<<西遊記>>,

發覺它深沉批判的企圖心真是不可承受的「重」。

Stan是如何優雅的背起這份「重」的呢?

氣質學養恐怕是他選擇的生命態度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